2014年11月28日,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欧比较视野下的金融市场规制与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德国联邦财政部、德国驻华使馆、慕尼黑工业大学、哥廷根大学、英国汇丰银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海内外约六十名经济学家和经济法学家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德法学研究所所长方小敏教授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南京大学副校长杨忠教授、阿登纳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主任Peter Hefele博士、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史际春教授以及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友根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研讨会分为四个主题进行报告并有圆桌讨论环节。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罗培新教授主持了第一部分“金融市场的竞争与规制”的报告与讨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杨东教授就中国银联反垄断问题作了报告。德国联邦财政部的Anne Deter博士介绍分析了欧洲监管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缺乏联合解决机制的联合监管独翼难飞。南京大学商学院的裴平教授对中国现今异军突起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以及监督规制问题行了分析。胡敏洁副教授以及慕尼黑工大管理学院的Christoph Kaserer教授对本阶段的报告做了评议。在随后的讨论中有人提出应该怎样保护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的问题。杨东教授认为应在中国的产业政策、国家安全、市场开放等核心问题中寻求平衡。而面对如今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人究竟该怎么做的问题,裴平教授提出,如今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定还非常欠缺,需要法律人尽快填补空白,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会议第二部分报告主题为“新型规制治理模式下的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由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宋华琳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张红副教授、南京大学的曾洋副教授分别就证券市场的监管措施和证券市场上的套利交易监管问题进行了报告,汇丰银行的Thomas Sabel博士以海外视角观察和预测外国金融机构未来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可以发挥的作用。西悉尼大学法学院的Angus Young博士和南京大学张理副教授进行了评议。
第三部分“金融市场规制的最新发展:经济和法律层面的分析”的报告和讨论由上海交通大学的沈伟教授主持。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的Christoph Kaserer教授从经济层面分析了可持续的金融市场秩序的实现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洪雷研究员评述了英国金融体制改革,西悉尼大学的Angus Young博士以香港为例分析了银行自救机制对债权人和股东的影响。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张兵教授以及德国驻华大使馆金融事务参赞Robert Elsen先生对报告内容做了评议。
下午会议第四部分的主题为“跨境金融监管”,北京师范大学的张红副教授主持了会议。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院的Werner Heun教授介绍了欧洲金融市场规制的最新发展。南京大学法学院彭岳副教授与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的史广龙博士就我国参与国际金融中心建立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了专题报告。在讨论环节中,彭岳教授从国际法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应采取审慎措施削弱跨境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提升中国境内直接融资市场的系统重要性来抗衡欧美金融势力。
在Peter Hefele博士主持的圆桌讨论阶段,上海交通大学沈伟教授、彭岳副教授、Anne Deter博士和Werner Heun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观点交锋和交流。宋华琳教授与罗培新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方小敏教授致闭幕辞。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增进了学者同仁间的友谊。研讨会回应了我国深化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焦点问题,也紧紧抓住了完善国际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可谓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