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保护与创新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者:薛舒方发布时间:2021-03-23浏览次数:162

2012123日,由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DCIR)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KAS)联合主办的“专利保护与创新能力建设”(Patent Law and Innovation)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威斯汀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德国等高校、科研机构、法院、律师事务所和外企法务部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大会的开幕式由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方小敏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友根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罗霞法官和阿登纳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主任Peter Hefele博士先后致辞,分别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达了衷心的祝愿。罗霞法官做了题为《专利权司法保护新进展》的主题报告,对近期专利审判工作的基本状况和专利审判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

大会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专利保护与创新激励”由南京大学法学院李友根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李明德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徐棣枫教授和香港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李亚虹博士分别作了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专利法最新修订动态并将中美专利法发展走势进行了比较。第二单元“经济秩序、专利制度与创新能力建设”由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寿步教授主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宋健庭长、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郑友德教授和GLORAL国际研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Max von Zedtwitz教授分别就专利案件审判实践、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专利制度和中国的创新与研发做了报告。第三单元“专利保护的国际比较”由香港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李亚虹博士主持,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乃根、英国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知识产权主任李克宁博士、Knauthe 律师事务所Frank Hammel教授和CMC德和信律师事务所Jan Dombrowski博士分别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中外的专利法进行了比较。第四单元“专利保护与企业创新”由Peter HEFLE博士主持,欧洲商会Dan Prud’homme博士、美国陶氏化学赵志强博士和拜耳中国Oliver Lutze博士分别发表了各自对中国专利制度状况的研究以及对专利制度与创新关系的分析。

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学者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了研讨,如:专利权法的适用,中国专利质量的提高,专利权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系以及欧美专家学者对中国专利法的评价等。讨论过程中各专家学者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达成了共识,就存在争议的问题各方都期待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所长邵建东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发言,肯定了本次大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尤其是与会代表来自科研结构、司法机关、政府部门、著名律所、大公司所形成的广泛性,更加说明了代表们所表达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会议所达成的共识对我国未来的专利保护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